江西幼儿教师考编复习资料之单项选择题及解析
- 时间:
- 2020-06-17 11:40:18
- 作者:
- 徐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江西教师资格证




A.优生 B.优育 C.优教 D.优先
2.2岁半的明明还不会自己吃饭,可偏要自己吃;不会穿衣,偏要自己穿。这反应了该幼儿( )。
A.情绪的发展 B.动作的发展 C.独立性的发展 D.认知的发展
3.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一般是( )。
A.1-3岁 B.2-3岁 C.3-4岁 D.4-5岁
4.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,王老师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,详细记录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。这一研究方法属于( )。
A.访谈法 B.实验法 C.观察法 D.作品分析法
5.婴儿在出生3至5周时,在清醒的时间内,会出现( )。
A.生理性的笑 B.出声的笑 C.诱发性的笑 D.自发性的笑
6.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( )。
A.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.发展晚,但比再现差
C.发展晚,但好于再现 D.发展早,但比再现差
7.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3—6岁幼儿需要处理的一对矛盾是( )。
A.主动对内疚 B.自主对羞愧 C.勤奋对自卑 D.亲密对孤独
8.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“坏人”,?;岚阉俚?,这说明了幼儿情绪的( )。
A.丰富化 B.深刻化 C.稳定性 D.冲动性
9.“我国幼儿教育之父”指的是( )。
A.陶行知 B.张雪门 C.陈鹤琴 D.张宗麟
10.老师要求小班的幼儿学会熟练使用筷子吃饭,这违背了当代儿童观中的( )。
A.儿童是独立的人 B.儿童的个别差异和独特性
C.儿童是整体发展的个体 D.儿童是学习的主体
11.一般,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,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。人们由此得出“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”的结论。这主要体现思维的( )。
A.间接性 B.抽象性 C.稳定性 D.概括性
12.属于平面手工活动的内容是( )
A.折纸 B.染纸 C.废旧材料制作 D.果蔬制作
13.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( )。
A.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.发展晚,但比再现差
C.发展晚,但好于再现 D.发展早,但比再现差
14.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,造成恶劣影响,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,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与( )。
A.行政强制或拘留 B.行政处罚或解聘
C.行政警告或拘留 D.行政处分或解聘
15.儿童入睡不久,在没有任何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,突然哭喊出声,两眼直视,并从床上坐起,表情恐惧。若叫唤他,不易唤醒。这是( )的症状。
A.癫痫发作 B.夜惊 C.梦游症 D.梦魇
16.小儿因发烧引起惊厥应采取的措施为( )。
A.服退烧药 B.物理降温 C.紧紧按住 D.保暖
17.人体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为( )。
A.蛋白质 B.碳水化合物 C.脂肪 D.无机盐
18.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促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,这说明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应考虑到( )。
A.社会要求 B.学科结构 C.人类知识 D.儿童发展
19.“单元主题活动”这种课程类型最早是由( )提出的。
A.陈鹤琴 B.陶行知 C.蒙台梭利 D.福禄贝尔
1. D
【解析】三优指的是优生优育优教。
2. C
【解析】2-3岁儿童要求独立性。
3. B
【解析】口吃开始于2-3岁,3-4岁高峰期。
4. C
【解析】王老师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,详细记录属于观察法。
5. C
【解析】3至5周时出现诱发性笑。
6. A
【解析】再认早并且发展好。
7. A
【解析】3-6岁主动对内疚。
8. D
【解析】看到故事书中的“坏人”,?;岚阉俚舯硎厩樾鞯某宥?。
9. C
【解析】“我国幼儿教育之父”陈鹤琴。
10. B
【解析】熟练使用筷子吃饭是大班要求,违背了年龄特征即独特性。
11. D
【解析】得出“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”的结论属于思维概括性。
12. B
【解析】平面手工只有染纸。
13. A
【解析】略
14. D
【解析】《教师法》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所在学校、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。
(一)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;
(二) 体罚学生,经教育不改的;
(三) 品行不良、侮辱学生,影响恶劣的。
15. B
【解析】夜惊,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短暂性惊扰症状,俗称“撒呓挣”,男孩多于女孩。
16. B
【解析】发烧引起惊厥应该先退烧。
17. B
【解析】热能来源碳水化合物最多,55-65%。
18. C
【解析】适应社会所以是社会要求。
19. A
【解析】单元主题活动是陈鹤琴提出的。